![](http://img.caam.org.cn/2015/07/15280315_550.jpg)
本刊編輯 伊軍令
“食以安為先”,為防止食物變質,在食物運輸過程中的保鮮也越發(fā)重要,用冷藏車運輸食品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下有群眾的呼聲,上有法制的約束,加之最近號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又表決通過,在不遠的將來將付諸實施。其對冷鏈物流也進行了更嚴密的管制,任何想蒙混過關,不達標準運輸相關食品的行為將得到糾正,越來越多冷藏車也將派上用場。另外,伴隨生鮮電商這片“藍海”逐步挖掘,冷藏車的春天貌似可期。
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增強呼喚冷藏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吃飽已經不構成問題的當下,人們的飲食也更加種類繁多。但是近年來爆出并走紅的諸如像“爆炸”西瓜、染色饅頭、瘦肉精、硫磺姜、牛肉膏、回爐面包、地溝油、三聚氰胺、蘇丹紅等名詞,卻讓大家對飲食惶惶然而心有戚戚然,惟恐吃下去的東西會一不小心“中招”,而影響身體健康,同時也將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地暴露于大眾的視野下。“我們還能吃什么?”一句話問出了多少人關于食品安全的無奈?于是今天“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被越來越多加以強調,怎么樣吃好,吃得更健康,吃得更安全成為大家當下的關注點。
不過飲食從農田到餐桌,經過很多道流程,包括農產品產地生產安全、加工安全、運輸流通貯存安全、終端銷售安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些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安全,才能保證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無論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食品安全都無從談起。于是,食品在產、銷、運過程中的安全已成為全國人民關心的重要節(jié)點,尤其農產品特別是鮮活類農產品的產后生物特性易受溫度影響好腐敗變質,難以保存。為保證食物的不變質,也就是需要食品冷藏鏈,也就是說在食物的制造、貯藏、運輸配送、零售過程中,應始終處于受控的低溫狀態(tài),并保證‘冷鏈’的不斷裂。冷藏運輸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了食品的安全與否,也是整個過程中最難控制和普及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冷藏運輸對食品保鮮更顯得異常重要。而冷藏車又是冷藏運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設備,運輸企業(yè)應按要求使用符合要求的冷藏車。
我國的冷藏車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據(jù)統(tǒng)計,2001-2014年,我國冷藏車銷量持續(xù)穩(wěn)步增長,但是由于行業(yè)發(fā)展還不成熟,企業(yè)對于冷藏車行業(yè)的發(fā)展一直持保守、觀望的態(tài)度,冷藏車的產銷率一直維持在95%以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排除有為了節(jié)省運輸費,一些需要冷藏車運輸?shù)氖称范桓挠闷胀ㄜ嚺渌偷那闆r。報紙中也時有爆出因此而導致食物變質,影響到消費者身體健康的事件。不過在群眾注重“食以安為先”的當下,在消費者就是上帝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誰致消費者的利益于不顧,誰也必將被市場所拋棄。于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消費訴求,滿足消費者對生鮮食品的質量要求,在食品的運輸過程中,為防止食物腐敗變質的冷藏車運輸必不可少,任何想投機取巧、瞞天過海的做法,最終想必也是飲鴆止渴。
“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刺激冷藏車需求
食品問題無小事,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公眾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為此,黨中央、國務院通過一系列文件明確,以法治方式維護食品安全。與此同時,國家立法部門也在充分調研論證的情況下,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體系。
現(xiàn)行《食品安全法》頒布于2009年,其在保障中國國家食品安全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發(fā)展到今天,今年4月24日,從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又傳來好消息,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以160票贊成、1票反對、3票棄權,最終表決通過。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54條,比此前版本增加了50條,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新法剛剛誕生沒多久,就被冠以了“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的頭銜。它到底嚴在哪?
具體來說,它明確建立了最嚴格的全過程監(jiān)管制度,將從農作物生產、食品加工、市場流通、安全監(jiān)管、消費維權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對我國食品安全進行把控,以史上最嚴制度捍衛(wèi)“舌尖上的安全”。單就食品運輸來看,新版《食品安全法》關注食品在整個供應流程中的安全監(jiān)控。且看第33條規(guī)定: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第46條也有條款規(guī)定,食品生產企業(yè)應當就食品的運輸和交付控制制定并實施控制要求,保證所生產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可見新版《食品安全法》可謂與冷鏈物流,包括冷藏車的未來市場等休戚相關,上面“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的條款赫然醒目。它的高要求想必將對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的發(fā)展起到大的促進作用。一些人想蒙混過關,不達目標、不用冷藏車運輸食品的做法將更加困難。于是加大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投入,其中包括購買冷藏車等也必將提上日程。對于違規(guī)者,新版《食品安全法》也做了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未按要求進行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yè),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生鮮電商開拓冷藏車銷售新“藍海”
隨著手機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在網上購買東西。大到家用電器,小到衣服鞋子帽子等生活用品,只要敲敲手指,買到的貨物便會有人送到家門。大家喜歡這樣的購物體驗。食物,包括蔬菜瓜果魚肉等,大家其實也是有這樣的購物欲求,當你不想上街買這些東西時,在網上下單,食物就會被送上門來,這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很愜意的一件事情。
根據(jù)2015年上半年發(fā)布的《2014-2015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報告》,2014年我國農產品產量達19.46億噸,仍高居全球最大農產品生產大國的榜首。2014年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得到飛躍發(fā)展,我國有各類涉農電商3.1萬家,其中涉農交易類電商有近4000家,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之勢。
根據(jù)媒體報道:現(xiàn)在強勁資本對生鮮電商也是躍躍欲試:亞馬遜2000萬美元入股上海本地垂直生鮮電商美味七七,中糧我買網獲得IDG資本和賽富基金1億美金B輪融資……不僅如此,生鮮O2O也是當下很多電商大佬看好的領域:2014年京東聯(lián)手萬家便利店和獐子島,一號店攜手沃爾瑪,順豐嘿客2500家門店布局冷鏈最后一公里。在跨境生鮮電商領域,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等電商巨頭也是未雨綢繆。同時,像優(yōu)鮮碼頭、百聯(lián)電商等一批生鮮跨境電商平臺也先后崛起……
不過苦于這些食品的生鮮屬性,有些消費者還是不太放心,怕送來的東西不夠新鮮。所以盡管生鮮電商雖說絕對是一片廣闊的藍海,但其發(fā)展過程中的細節(jié)還需完善。其中冷鏈配送上門,利用冷藏車運輸?shù)沫h(huán)節(jié)顯得尤為重要。誰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高要求利用冷藏車配送,也將更多地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反之,則會給消費者以“山寨”的感覺。所以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是,貼著“藍海”標簽的生鮮電商市場雖有諸多有利因素,但也須看見,冷鏈設施的購置、全程冷鏈的設計與配送,尤其基本的冷藏車的配備都是必不可少的。不過,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成本,整個市場還處于探索階段。不過這也恰恰說明此領域的市場還有廣泛的挖掘潛力,冷鏈設施的配置,包括冷藏車的春天也許在不遠的明天。